今年3月24日是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活动主题是:“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尽管过去几十年全球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结核病仍然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在第23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来临之际,我们收集整理了结核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希望每一位师生员工都关注、了解结核病,远离结核病危害。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慢性消耗性疾病,全身各器官均可发病,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肺结核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
2、肺结核有哪些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咯血或痰里带血丝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此外,胸闷、胸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全身无力、食欲减退或体重减轻等也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
3、肺结核的危害有哪些?
由于肺结核是传染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造成肺的损伤,影响健康、工作和生活,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同时还有可能传染给亲人和朋友。得了肺结核如不按疗程完成正规治疗,极有可能转化为难治的耐药结核病。
4、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当病人咳嗽、咳痰、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会把带有结核菌的飞沫播散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造成感染。
5、如何科学治疗肺结核?
对于确诊的结核病人都要按照“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的原则,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用抗结核药物治疗6-9个月,绝大部分病人可以治愈。
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一同居住的家庭成员,以及在同一宿舍的工友或舍友,被称为密切接触者。这些人应密切注意自身是否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如果出现此类症状达2周以上,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定点医院就诊。
6、怎么预防结核病?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打喷嚏时应掩住口鼻,不要对着他人,不要随地吐痰;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保持流通;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有结核病可疑症状者或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高危人群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预防性治疗;新生儿要接种卡介苗。
7、接种卡介苗就不患结核病了吗?
卡介苗是一种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接种对象是新生儿,但接种了卡介苗并不能保证终身不患结核病。
新生儿因健康等原因未能及时接种卡介苗或接种没有成功的婴幼儿要到当地结核病防治所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补种。
8、控制结核病的核心措施是什么?
控制核心措施是积极尽早发现结核病人,进行规范化治疗,并在治疗的全疗程中加强医务人员随访管理,做到发现一例、治疗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
一旦确诊得了肺结核,一定要休学或者休假在家正规治疗,避免传染其他人。等治疗后检查确认没有传染性了,凭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证明再复学、上岗。
9、得了肺结核一定要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零陵区结核病定点医院是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后勤服务总公司
2018年3月22日